8月16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发展观察团成员来到了南通市九华镇赵园村23组,对今年73岁的退休村干部邹美玉奶奶进行了采访调查,并以此为契机了解在过去的改革开放40周年里南通地区的农村经济建设成就以及农民思想行为的变化。
邹美玉奶奶出生于解放前,她的一生伴随了过去中国68周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当谈及改革开放前的岁月时,邹奶奶的感悟极为深刻,“那时候啊,一个工分才一毛八分钱,男人在外,家里都是我一人操劳,因为劳力少分的粮食也少,三个孩子天天饿着肚子上学,日子过得真的辛苦。”然而那段食不果腹的艰苦岁月却没有击垮贫苦的一家人,没有工分就琢磨别的门路,吃不饱就到河里捕鱼捉虾,邹奶奶自学的蘑菇种植,成了乡里的示范项目,不久之后,日子才渐渐有了好转。当问道关于农村婚嫁习俗时, “我在结婚之前连对象的面都没见过,对方什么性格、样子、家庭背景我全都不清楚,全凭父母做主。”,她还述说了农村“重男轻女”的种种弊害“我家里有两个妹妹只上到小学就辍学了,回家里做农活等着嫁人。”奶奶的言语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个旧时代的女性深深的扎根在农村,将自己的命运和时代的洪流捆绑在一起,随遇而安却又不屈从于命运,她的坚韧质朴散发着一种温暖人心而又毫不刺眼的光辉。
随着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拉开,农村地区也缓缓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姿态,邹奶奶的眼里闪烁着喜悦,她说道”咱们村里在前两年完全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全覆盖,有条件的人家也通网通气开上了小汽车,镇里新盖的小学高大气派。”从一个个喜人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农民的思想逐渐改观,封建的顽疾也在减少。
对于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变化,邹奶奶有自己的理解,她表示现在的人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思想境界比较以前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但是大家口袋里有钱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没有以前那样纯粹。同时,农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挣钱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她面露遗憾的说到:“我家周围的几户人家的年轻劳力都进城打工了,村里啊就剩我们这些老骨头和满地跑的孩子,有时候,我也会经常留几个孩子在家里吃饭呢,看着他们家里没人忙活,真的不忍心啊。”
在采访的最后,邹奶奶衷心希望国家的未来会越来越好,希望农村的种种民生问题能得到重视和解决。通过这次采访,调查团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了南通地区农村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农民思想行为的变化,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讯员:于文逸 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