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院第二届教职工大会第一次会议《学院工作报告》 1.学科建设取得较大进展。“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及“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建设取得成效,学院承担的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以“A”成绩通过验收,顺利通过了审计,获批二期建设。吴立新教授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2.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高井祥、王坚、孙久运、张书毕等完成的“构建多元化教学与实践体系培养行业特色测绘创新型专业人才”获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测绘工程专业首次参加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就以最高等级获得通过,有效期6年,张华海教授主编的教材入选第二批“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测绘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2个重点专业通过江苏省中期检查。张华的博士论文入选江苏省2014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谭琨指导的毕业设计获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三等奖。陈国良申报的项目入选教育部2013年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按照学校的原则要求,制定了突出各专业特色的各类教学大纲。组织编写了环境学科专业2部教材;召开了测绘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教材编制暨实习基地建设研讨会,完成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5部教材的编制,其中2部获校卓越工程师教材建设立项。完成了2014年香港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香港理工大学师生共计15人来我校进行交流。学院7人申请的研究生创新计划获得批准,获国家级大学生训练立项项目6项,省级大学生训练项目2项,校级大学生项目3项。 3.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吴立新团队获批江苏省“双创团队”,吴立新、陈报章获批江苏省创新类“双创人才”。 郭广礼团队、王坚团队获学校第七批创新团队,获第九批校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名。王坚荣获“2014徐州青年榜样人物”称号,并被学校推荐为江苏省“五四”青年奖章唯一人选。学院派出14名教师到美、德、英、加、日、意等国访学与合作研究,新进国内外名校博士4人,亚琛工业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名博士成功应聘学院副教授并顺利上岗,秦凯获第5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 4.科学研究持续稳步推进。联合我校其他单位,获批“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并立项建设。我院加入“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战略联盟”, 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我校采煤塌陷地治理科技成果。开展了面向“十三五”技术预测调查及项目征集工作。卞正富团队获批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重点项目1项,汪云甲团队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公益项目1项,冯启言、张绍良、李效顺、谭琨、秦凯、路平、王潜心等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以学院为第一单位的SCI论文42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吴立新、汪云甲参加的一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郭广礼参加的1个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杨化超、卞正富等主持或参加的2个项目分获安徽省及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吴侃、李亮等参加的2个项目分获安徽省及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郭广礼、邓喀中、张海荣、谭志祥等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张华海获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闫庆武获第六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5.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突破。申报的国家级矿山测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得批准。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以网上评议结果良好、实地考察结果优秀的成绩通过省级验收。认真开展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积极推进推进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工作。1个项目获批教育部“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仪器设备采购项目”。学院5个专业共建立校级实践基地20个。 6.国内外学术交流更加广泛。成功举办中国地理信息科学2014学术年会,全国变形与安全监测技术研讨会,第六届全球华人导航定位协会(CPGPS)高端论坛,中德沉陷监测与控制学术论坛,面向地理国情服务的资源开发地表沉降监测研讨会,举办测绘与环境交叉研究系列讲座。学院邀请几十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举办了学术报告会。 |